若其相应,则发于上而应于下,发于左而应于右,其害尤甚,为不可治。不得卧而息无音者,义亦同此。
然则日作之疟,邪在卫耳,其气浅,故其治亦易。邪出于外,则表气疏,里气畅,病所以立解矣。
夫三关乃手阳明之浮络,原不足以候脏腑之气,且凡在小儿,无论病与不病,此脉皆紫白而兼乎青红,虽时有浓淡之异,而四色常不相离也。心气热则火独上炎,故三阴在下之脉,亦皆厥逆上,上逆则下虚,乃生脉痿,脉痿者,凡四肢关节之处。
观于气实之人发汗,毫不为害,从可识矣。 胃关利则脾气运,故宜食之。
上药为君,主养命以应天;中药为臣,主养性以应人;下药为佐使,主治病以应地。以上二节,一言冬宜闭藏,一言夏宜疏泄、冬不藏精则病温,夏不汗泄则病疟,阴阳启闭,时气宜然。
“诊”之一字,所该者广,先别阴阳,不可缓也。此夏月寒暑之辨,故以二者并言,非谓凡患伤寒者皆身寒无热也。